2018年会计专业自评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8-24浏览次数:14

黑龙江八一农大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

服务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本科教育项目自评报告

 

 

一、办学基本情况

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以下简称“外方”)建于1967年,是俄罗斯在亚太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经济类重点大学,拥有16个副博士学位和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荣获俄罗斯联邦政府奖。在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对全俄550所高校评估中排名第63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下简称“中方”)成立于1958年,建有11个本科学院,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4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5000人,各类在校研究生1600余人。

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双方开展实施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截止2018年底,已累计培养毕业生682人,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100人,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积极引进外方优质教学资源,共引进外方课程20门,聘请外方教师8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

二、学生培养

本科四年,学校采用“3.5+0.5”培养模式以及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并专门制定了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必修课等教学模块,学生能掌握比较完善的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并拥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截止2018年底,在校学生394人。发表学术论文共7篇,7人参加省级以上专业技能比赛并获奖励。

三、师资建设

现有45名专任教师,师资队伍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24.4%,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为72%。授课教师均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中方教师中5人拥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还制定了系统的师资培训体系,每年都选派教师进行为期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教学组织

中方制定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师岗前培训实施办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办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外聘教师管理办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名誉教授、客座(兼职)教授聘任办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外籍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教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本校教师和外籍教师都做了相应的规定。通过多项制度建设切实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一线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

五、项目管理

自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始,建立了项目分级管理机制。学校建立了由中方校长任主任、外方校长任副主任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合作对象、合作模式、合作内容、招生计划、培养方案、办学条件、师资配备、质量保障等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项目所在学院建立了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学院项目管理委员及时向学校管理委员会汇报项目开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由国际交流合作处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办学报告,并向社会发布项目办学基本情况。

六、财务管理方面

合作办学项目学费收缴严格按照黑龙江省财政厅规定,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收支情况按黑龙江省教育厅要求接受财务决算审计;以人民币按学年进行收费,并将收费项目和标准在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中进行公示。同时,学校依法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合作办学项目所收费用均全额上缴省级财政专户,统一办理收支业务,并全部用于项目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项目办学条件,做到专款专用,未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七、教学质量监督

项目所在学院成立了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教学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实行目标管理,落实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任务实施与教学人员考核管理,保证了管理的规范性。会计学院设有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和专门的教学督导工作组,对合作办学教学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检查2018年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会计学专业班级被校级督导听课7次,院级督导听课11次,校、院两级督导均对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状态表示认可。

八、社会评价

因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会计专业毕业生近几年一次就业率平均接近90%。根据调查信息反馈,用人单位认为我校学生有思想创造性和专业研究能力,工作思维活跃,善于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心强,创新意识浓厚;善于服从领导指挥和组织安排,责任感强,工作作风扎实;待人诚恳,精诚团结,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注重团队合作。

九、办学特色

学院始终坚持自己办学特色,即“一实、二新、三活”。

“一实”是指坚持培养实践能力,我们最终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二新”是指开创新思想、拓展新领域。教学中我们始终强调让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从而使他们能更快适应新事物、新领域。

“三活”是指灵活应用教育新资源、灵活调整发展新方向、灵活使用教学新方法。